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毛主席为何不登黄山?张治中在杭州顿悟:我不该说不坐滑杆不行啊

2022-09-11 17:28:39 6895

摘要:五岳之中,黄山胜景颇为瑰丽,无数名人为其流连,可惜却独独少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踏足,令这美景有了一丝缺憾。而造成这缺憾的,正是因为张治中将军的一句话,他也因为这句话,后悔不已。那么,张治中到底说了什么?毛主席为什么不登黄山呢?一、一根竹杖,一...

五岳之中,黄山胜景颇为瑰丽,无数名人为其流连,可惜却独独少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踏足,令这美景有了一丝缺憾。

而造成这缺憾的,正是因为张治中将军的一句话,他也因为这句话,后悔不已。

那么,张治中到底说了什么?毛主席为什么不登黄山呢?

一、一根竹杖,一份珍宝

主席酷爱名山大川,“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”,登高临海,似乎才能匹配的上他挥斥方遒的气魄。

知道主席酷爱登山的张治中将军,便极力向主席推荐他家乡安徽的五岳之一——黄山。

在听过张治中将军的介绍后,主席却问了张将军一个问题:“靠我这双腿,能上去吗?”

张治中将军摇摇头:“黄山陡峭,想要欣赏山顶的胜景,单单用两条腿恐怕行不通。”

主席皱着眉头,又问:“那靠我手里这根手杖呢?”

张治中看了看主席手中的那根简单竹杖,又摇摇头:“恐怕还是不行。”

张治中将军不知道的是,这根在他眼里简单到极致的手杖,却是主席最珍爱的一根。

这根竹杖难道取材自什么名贵的竹子,经过名家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,制作出来的精品吗?

当然不是,这根竹杖是60年代的时候,警卫员在丁家山的老乡家旁找的一根竹子,劈了劈枝杈做成的,当时交到毛主席手上的时候,还是翠绿带着清香哩!

主席一生热爱山水,73岁时还畅游长江,但凡去的地方有名山大川,他都不愿意轻易放过。

主席生前先后40多次到杭州西湖,最爱做的事除了欣赏西湖美景,就是去爬西湖周围的山。

有一次,他去爬丁家山,但随行人员谁都没有带拐杖,于是警卫员就去附近的农家里,砍了一棵竹子,简单处理了一下,给主席做拐杖。

行至半途,主席还郑重地问道:“这根竹子你们有没有付钱?”

警卫员回答道:“付了,老乡不愿意收钱,但我们还是坚持付了。”

主席听后十分开心,赞扬了警卫员做得十分正确。上山之后,因为这根拐杖用起来十分顺手,毛主席喜爱有加,欣赏风景之余,不忘叮嘱警卫员,这根拐杖不要扔了,他要带回北京去。

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,还是到全国各地视察,这根竹杖就一直陪伴着他。

这期间,不是没有人送来更精美更贵重的拐杖,但他从来没有留用过,只是带着这根竹杖,遍阅祖国风光。

而这根竹杖,也因为毛主席长年累月的使用,被盘出了包浆,透露着光泽。

1965年,越南总理胡志明访华,此时毛主席正在湖南长沙视察。

胡志明就飞到长沙拜见毛主席,二人相谈甚欢之际,胡志明突然说:“主席这根拐杖看起来简单,但是却透着灵气,不知道我能不能用我手中的拐杖换主席的那根?”

胡志明手里的拐杖,自然不是简单的拐杖,单单从外观上看,胡志明手里的拐杖就比毛主席手中的竹杖精致贵重得多。

主席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的拐杖,笑着说:“不换,你的太漂亮了,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。”

一番话,不单单化解了一个可能会出现的矛盾,也把毛主席自身以人民为重的品质凸显出来。

用一根竹杖换一根精致的拐杖,尽管是两国领导人的兴致使然,但难免其他人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。

而坚决不换,是毛主席坚持朴素,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最真实的体现。

毕竟这根竹杖不单单是一根拐杖,还因为它来自人民,是自己的警卫员从人民群众手里用钱买来的,是旧制度和新革命最大的不同。

二、艰苦朴素贯穿始终

既然西湖旁边那座名不见经传的丁家山主席都登过了,还得了一根爱不释手的竹杖,那黄山应该更加吸引主席才对,可主席却似乎有着百般的顾虑。

张治中将军不解,只当是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够形象,没有向主席介绍出真正的黄山胜景。

在他的脑海中,那黄山的奇松怪石、温泉云海瑰丽壮美,单单是想一想,他就有些心驰神往,可是自己只是讲有奇松怪石、温泉云海,那奇松奇在哪里,怪石怪在何处,他一时间还真的描述不出来。

一定就是因为如此,才没有真正吸引主席的兴趣。这次的时间不充足,主席是登不了黄山了,等到下次一定要让主席去黄山顶上一览五岳之奇。

回去之后的张治中将军,在工作之余还仔细游览了黄山,好好地思考了如何介绍,才能让主席知道黄山的景色有多美,让主席也提起登山的兴趣来。

机会很快又来了,主席到安徽视察,正路过黄山脚下,张治中将军知道,什么是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,他又抓住机会,向主席介绍起黄山的美景来。

黄山素以险峻著称,整片峰林有着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峰,素有“三十六座大峰,三十六座小峰”之称。

黄山景色瑰丽奇幻,奇松怪石、温泉云海、加上冬雪并称黄山“五绝”。

宋代的释言隐曾有诗云:“一天星澹猿啼晓,万壑云生虎啸风。药臼丹垆经世远,轩皇曾此架飞虹。”

莫说主席这样一个热爱名山大川的人,任谁听说如此黄山胜景,能不心驰神往呢?

很显然,主席也心动了。

只是心动之余,主席仍旧问道:“你总是说黄山美景多么引人入胜,要我去登黄山,可黄山那么陡峭,我问你能不能用两条腿,你说不行,我问你能不能用手杖,你也说不行,那你要我怎么上去哟?”

张治中想了许多毛主席迟疑的原因,却没想到是因为担心自己腿脚不便,没有办法登上黄山山顶。

于是他便理所应当地说道:“黄山上有轿夫,我们可以坐滑杆上去。”

滑杆是西南地区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,如同轿子一般,是要人力抬着的。滑杆和轿子的区别就如同现在的敞篷车与轿车的区别,一个露天,一个有顶。

电视剧《一双绣花鞋》开头的场景,那个女士坐的就是滑杆。

听到张治中将军的话,毛主席眉头皱了起来:“不坐滑杆不行吗?”

张治中将军说道:“不坐滑杆恐怕不行,那黄山的山路太难走了。”

主席听罢摇了摇头:“那我不登黄山了。”

这下皱眉的不单单是主席了,张治中将军也纳闷地皱起眉头来,明明方才已经见到主席心动了,怎么这三言两语之后,就决定不登黄山了呢?

可是主席已经做了决定,张治中将军也不好强求,只得作罢。但是嘴上不说,张治中将军心里还是有些遗憾。

据他所知,主席已经去过杭州很多次了,每次去杭州,除了游览西湖,最爱的就是在西湖周围登山。

西湖周边但凡有名字的山,主席几乎都登山去过,怎么眼下到了更有名的黄山,主席就说什么都不去了呢?

张治中将军隐隐猜到是因为坐滑杆的原因,可是那黄山胜景虽美,想要欣赏美景,登山的路实在是陡峭异常,大家登山基本都坐滑杆,为什么主席却不愿意呢?

眼下已经是新中国了,不再有之前那种人对人的压迫,即使是坐滑杆,那也是轿夫出力,坐轿的人出钱,你情我愿的买卖,主席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?

张治中将军实在不解,但主席为了打消他劝自己登黄山的念头,还特地说:“那黄山太陡峭了,我上了年纪腿脚不是很方便,他们都怕我出什么意外。”

三、绝对不能骑在人民头上

张治中将军不知道的是,主席这一生,都不愿意有什么特殊优待,即使是坐轿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。

中国共产党,是从农村革命根据地里走出来的党,毛主席也是对劳动人民最亲近的人,早在红军时期,他就针对红军的军队性质,提出了“三大纪律,八项注意。”

对军队有三大纪律,八项注意。

一切行动听指挥;不拿群众一针一线;一切缴获要归公。说话和气;买卖公平;借东西要还;损坏东西要赔;不打人骂人;不损坏庄稼;不调戏妇女;不虐待俘虏。

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是平常的规定,在当年其实有着实际的意义和需求。

比如上井冈山时,因为条件艰苦,有的战士十分饥饿,偷吃了农民的红薯,于是就有了“不拿群众一个红薯”。

这个纪律,后来发展成了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。

诸如此类,都是在实际的革命运动中,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。

就是这些规定,让我们的军队与封建时期以及军阀们的军队区别开来,成为一只真正新型的,革命的,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,为人民而战的军队。

丁家山的一根小小的竹杖,就是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现,而不愿意坐轿,也是主席在革命工作中,一以贯之地坚持,这份坚持来自于他特殊的经历。

我们知道,主席一生坚强,还很要强,即使生病受伤,最多就是找匹马代步,不愿意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他,更不愿意坐在轿子里。

1925年,年轻的主席刚刚投身革命不久,在湖南老家组织农民群众向地主团做斗争,被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抓捕。

情况危急之际,是乡亲们抬着轿子,躲过了军阀的抓捕,将他送出了虎口。

坐在轿子中的每一刻,都让他备受煎熬,这次之后,毛主席终其一生都再也没有坐过一次轿子。

人力担轿,在主席眼里,就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顽劣,是骑在了劳动人民头上,这与他终生为人民的理念,背道而驰。

晚清的时候,汽车传入我国,慈禧太后因为开车的司机坐在自己的前面,感觉触犯了皇家的威严,竟然要求司机跪着开车。

这就是人对人的压迫,和坐轿子一样,是阶级制度压在广大人民身上的大山,以毛主席为首的革命人的任务是要搬掉它的,又怎么愿意再去坐它?

自1952年开始,一连四次,主席路过停留在泰山脚下的泰安,都没有再登过一次泰山,而他上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登泰山,还是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。

为什么主席这么这么热衷于名山大川,却不愿意再登一次泰山?

坊间众说纷纭,有人说是因为主席年轻时的那次登山,丢了一只鞋子,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,而解放战争,蒋败退台湾,台湾的形状就像是那只鞋子。

还有一种说法,是泰山是中国历代君王封禅之地,登山封禅意味着江山一统,而彼时台湾还没有收复,并不能算做中国统一。

以上两种说法都未免带些传说色彩和封建时期的思想,剩下一种说法,则比较可靠。

那就是泰山封禅,代表着古代帝王权势的巅峰,而主席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奋斗,就是为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,与旧势力划清界限,又怎么愿意去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,登上象征着旧势力皇权集中的代表呢?

况且,彼时主席年龄也大了,泰山到山顶的路途不好走,需要有挑山夫担着人才能到山顶,主席一生不愿意骑在人民的头上,更不愿意为了一时的美景,而让人担着他上山。

泰山如此,黄山也是如此。

我们不知道身为安徽人的张治中将军是怎么向毛主席介绍黄山的,但当主席听说不坐轿子就无法登上山顶时,再心动的美景主席也断然拒绝了。

黄山,终究没能迎来这位深爱着人民的主席,这不得不说是黄山的遗憾。

后来张治中将军曾被主席邀请在杭州登山,在登山前,主席拍拍自己的腿,又晃了晃手中的竹杖,笑着对张治中说:“这就是我登山的滑杆,比别人抬的要好用的多。”

接着主席还兴致勃勃地向他介绍起西湖周边这些山的名字、美景、风土人情,这一座座小山就如同主席自己的家一般熟悉,而在主席的口中,这些山上的风景,每一个都不比黄山的差上分毫。

张治中将军这才恍然大悟,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后悔和遗憾:“是因为我的一句话,让黄山永远有了一大遗憾,我实在不该说不坐滑杆不行啊。”

结语

胡志明先生换不走的竹杖,代表着主席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价值观;张治中将军劝不上去的黄山,是因为主席始终把劳动人民摆在自己之上。

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,共产党人只有把人民放在第一位,人民才会拥护自己。

几百年前,一代明君李世民曾言: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

尽管这位受制于时代的太宗皇帝,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,但是他也清晰地点名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所有统治阶级仗的都是人民的威风,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。

就像主席一直说:“我最大的愿望,就是回湖南老家去,做个教书先生。”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?到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,到我们所有人都不再有阶级的时候。

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正是因为有像毛主席这样一批又一批,艰苦朴素,以人民的工作为己任的革命人,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像这样一直把人民放在心里的领袖,人民也会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