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5-17 01:07:03 | 浏览:32
来源:锌财经(ID:xincaijing),作者:路世明
PC市场正在走向沉寂。“家里电脑好像是6年前买的,感觉至少还能再战5年。”如同受访者告诉锌财经的一样,似乎大多数人已经很久没有换一台新电脑了。
当家里的电脑落满灰尘,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,PC俨然成为了一个夕阳产业。
电脑卖不动了 !这是宏观因素、性能过剩、手机替代、同质化、周期性多重因素导致的结果,是那些只负责“组装”的PC厂商们无法越过的一条条鸿沟。留给这类的厂商的结局,要么是在一次又一次换机周期中逐渐消亡,要么是加快转型步伐,开辟新的立足之地。
“夕阳”下的PC产业如何突围?一个答案是,趋于稳定的市场份额,将会属于那些更注重技术能力,勇于创新,更加细分垂直、专业的玩家。
01 厂商深陷“寒冬”
自2012年之后,PC市场便出现了下滑。一直到新冠疫情的出现,远程办公和学生网课的需求爆发,极大刺激到了个人PC的消费,PC厂商也终于吃到了等待已久的市场红利,在2020-2021年取得了明显增长。
但随着疫情的“消失”,从天而降的被动增长因素荡然无存,PC玩家们的“幸运之旅”戛然而止,整个市场又被打回了原形。
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报告,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5670万台,同比下降了28%。这是过去10年来第一季度出货量最低的年份,也是PC市场连续4个季度出现2位数的降幅。
与此同时,各大PC厂商出货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惠普一季度卖出了1200万台,同比下降了24.1%。戴尔则卖出了948万台,同比下降了32%;华硕卖出了392万台,同比下降了29.3%。
相比上述几家,苹果在前五大厂商中降幅最大,一季度Mac的总出货量下降了38%,市占率也下滑至了7.2%。根据苹果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,其Mac电脑业务的营收为77.35亿美元,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08.52亿美元,同比下降了29%。
不止PC厂商,受累于市场的低迷,PC供应链的不同部分也面临着挑战。例如,几乎所有显示面板供应商 都处于极低利用率,或已经生产能力大幅下降,又例如闪存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。
即便过去的一年里,PC厂商和零售商们想尽办法,通过各种折扣活动来刺激消费者,就像一针强心剂,为的只是能再多“活”几年,只是一季度的销量数据表明,这针“强心剂”似乎有些失效。
疫情下的2021年,让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,但站在今天,这似乎是这个“夕阳”产业的一次“回光返照”。
02 电脑早已“失宠”
PC市场大崩溃,电脑为何卖不动了?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,从短期到长期的必然结果。
在宏观、长期的层面,持续三年的疫情结合经济下行的局势,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大幅缩水,虽然电脑的价格已经有了不错的下降,但大部分的电脑仍然需要大几千的支出,所以全球消费者在购买电脑这方面还是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。
不仅仅是个人,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影响,各家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削减成本的状态,这也导致了电脑等高价硬件采购需求的降低。
没钱买是一层因素,没必要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随着智能终端的长期发展,电脑不再是唯一的互联网接入设备。在电脑已经逐渐被手机取代的事实下,电脑也不再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主要上网终端了。
很久以前,人们买电脑的目的基本就是为了办公、打游戏。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壮大,办公方面除了CAD、PS这些专业的软件,原先很多只能用电脑完成的工作,现在手机也能轻松完成。
对于不少“坐办公室”的员工来说,如果不在家办公,很多人的电脑可能半个月都不开机一次,有时候偶尔开机,也只是为了不让电脑的硬件出问题。电脑的作用属性基本剩下工作,这就导致越来越少人买电脑,毕竟上班的时候公司都会配备电脑。
至于游戏方面,如今游戏开发公司更加注重“手游”的开发,留下的只有一批热爱大型端游的玩家,还在追求配置更好的电脑,但这毕竟是很小的一部分用户群体。
在微观、短期的层面,PC市场的同质化一直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,很多消费者感觉自己没有更换笔记本电脑的冲动,因为这些新品无非是外观换一下,CPU和内存升级一些,在系统层面、性能和功耗、差异化体验方面都变化不大。在没有巨大更新的情况下,用户自然会缺乏换新动力。
同时,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加速发展,软硬件的快速提升,个人电脑在生产力上其实是属于性能过剩的,比如对于一个文案工作者来说,哪怕是10年前的中端电脑,使用起来也没有太大问题。这就导致用户的换机周期不断拉长,市场销量自然会下滑。
更重要的一点是,今年一季度PC市场之所会有如此巨大的跌幅,也在于2021年市场“高光”的衬托。疫情刺激带来的销量,实际上是需求的一种透支。
对于90后来说,儿时谁家有一台电脑,那是一件令人“幸福”且值得向玩伴“炫耀”的一件事。在手机时代没有到来的时候,电脑更是“奢侈品”一般的存在。但在眼下,电脑的“地位”早已今不如昔,“失宠”在这个时代。
03 市场等待“解药”
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但电脑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生产力工具,仍然有其长期价值存在。只是面对当下的“不景气”,如何才能有新的突破,更好的发展,成为了摆在各个厂商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
众所周知,在PC领域,绝大多数厂商都是在整合全球供应链,扮演着“组装厂”的角色,很少有一家PC厂商能够自己研发生产电脑CPU,操作系统,内存这三大关键产品。
对于这些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厂商来说,发展难题的“解药”似乎只有等待,等待着下一波换机周期的到来。
Counterpoint预计,由于Chromebook和Windows11的更新需求,以及自COVID-19大流行爆发以来的换机周期,预计2024年市场将进一步复苏。
当然,面对不同类别的需求,厂商们的恢复速度也会有所不同。Counterpoint研究表明,对商业细分市场和高端/旗舰消费产品线的需求可能会比其他产品线恢复得更快,并且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销量会更好。
和手机市场冲击高端、主打细分市场的逻辑相同,近年来电脑品牌们也在主打高性能的电竞、创作者笔记本电脑机款,即便属于小众产品,也有望获得新的增长。
以“电竞本”来说,中国游戏玩家规模是6.64亿人,客户端游戏的市场份额保持逐年增长,对中国玩家来说,PC游戏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。厂商们持续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游戏玩家的产品,都会让这条产品线迸发新的可能,从而给品牌带来新的发展路径。
事实上,早在疫情之前,不少行业人士就认为“细分”是PC市场的出路。比如说在游戏市场,在办公市场,或者说在娱乐市场之上,凭借足够大的技术创新和体验提升,精准且快速落实细分化产品布局的品牌,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无论是“高端化”还是“细分化”,这两条路径仍然没有脱离PC厂商们的主业,跳出主业,以多元化发展的姿态旋球第二条增长曲线,也是各大PC厂商们的新道路。
联想作为全球PC巨头,近年来加大服务转型力度。2022年,联想的SSG(方案服务业务)、ISG(基础设施方案业务)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22.6%及48%,创下历史新高。
与联想的思路相同,戴尔近年来也在布局新IT赛道,通过转型发力基础设施方案业务等弥补PC下滑的业绩。同时,戴尔加速涉足运行云原生应用和跨云迁移等新兴业务。
面对整体出货规模的不断下行,压力越来越大的传统PC市场,将迎来新一轮残酷的淘汰赛,市场格局或将再次重塑。一边是等待市场周期,守着“基本盘”不断创新,一边是战略转型,开展新业务、步入新赛道。 谁的动作更快、更准、更有力度,谁才能笑到最后。
[本文作者锌财经,创业家授权转载。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(ID:xincaijing)授权,未经授权,转载必究。]
板块表现板块方面,新能源方向继续受到资金追捧,光伏板块再创新高,但午后涨幅逐渐收窄。截至收盘,恒生指数上涨0.46%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.42%。今天茅指数、宁组合也有不错表现,主要得益于外资今天的买入,持续性还有待观察。
产业经济观察家、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认为,作为三星、LGDisplay之后新进加入苹果iPhone供应链的企业,“(京东方)相当于动了别人的奶酪,从这一点上看,也不排除竞争对手有意放大京东方和苹果合作上的一些问题。”
2020年,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场份额高达731%,同期LGDisplay和京东方的份额分别为123%、87%。群智咨询数据显示,2021年京东方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6亿片,增长672%,排名全球第二,稳居国内第一。
【CNMO新闻】之前有消息称苹果将京东方剔除出了iPhone13显示屏的供应链,但目前事情似乎引来了反转。iPhone手机据CNMO了解,京东方自进入苹果iPhoneOLED面板供应商行列后,去年9月开始为61英寸版iPhone13供应OLED面板。
而在前天,知名媒体AppleInsider也报道了这件事,并表示这是因为京东方在其iPhone13的OLED屏上更改了薄膜晶体管(TFT)的电路宽度,没与苹果沟通。但苹果在今年2月份发现了这件事情,于是要求京东方停产生产OLED屏。
京东方已经在为华为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供应OLED屏幕,但由于量产良率问题,一直未能向苹果大规模供货多家外媒报道称,苹果这笔订单为4500万块,前述京东方人士称,如果是这个量级,订单金额将超过100亿人民币,“京东方还没有出过这么大的订单,目前大部分单笔OLED订单也就几十万块规模,华为的单笔采购规模约为200万块。”
此前,多方媒体报道称,京东方已成功进入苹果iPhone13供应链名单,将为iPhone13系列供应OLED柔性屏。报告中提到,京东方正在将旗下的第六代柔性OLED工厂(B7、B11和B12)转型,用来给苹果生产面板,并逐步将LTPSTFT升级为LTPOTFT。
9月16日消息,据韩媒TheElec报道,苹果已经向京东方提供了有条件批准,后者有望为iPhone13生产OLED面板。苹果这几年,一直有意扶持京东方,以此来牵制另外两家屏幕供应商,即韩企三星显示和LGDisplay,以此来压低他们的供货价格。
据韩国媒体TheElec5月20日报道,京东方仍未获得苹果批准生产iPhone14用OLED面板。5月20日,韩国产业媒体TheElec报道指出,今年2月以来京东方几乎没再生产iPhone的OLED面板。
京东方或拿下iPhone11订单苹果赔付三星违约金达77亿美元!有消息称,苹果将在下一代iPhone产品上引入全新的OLED屏幕供应商,该供应商正是京东方。2017年,京东方笔记本电脑、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等的业务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。